尊龙下载

2023.3文章学习《姑苏菜艺》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3-16 13:07:4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苏州工业园区 “十四五”教育科研课题

苏式饮食文化传承下儿童食育活动的实践研究

理论学习资料摘录

书目(题目)

《姑苏菜艺》

作者

陆文夫

摘录人

顾以涵

 

 

 

人们评说,苏州菜有三大特点:精细、新鲜、品种随着节令的变化而改变。这三大特点是由苏州的天、地、人决定的。苏州人的性格温和,办事精细,所以他的菜也就精致,清淡中偏甜,没有强烈的刺激。听说苏州菜中有一只绿豆芽,是把鸡丝嵌在绿豆芽里,其精的程度可以和苏州的刺绣媲美。苏州是鱼米之乡,地处水网与湖泊之间,过去,在自家的水码头上可以捞鱼摸虾,不新鲜的鱼虾是无人问津的。从前,苏州市有两大蔬菜基地,南园和北园,这两个菜园子都在城里面。菜农黎明起菜,天不亮就可以挑到小菜。舻较镒涌,那菜叶上还沾着夜来的露水。七年前,我有一位朋友千方百计地从北京调回来,我问他为什么,他说是为了回到苏州来吃苏州的青菜。这位朋友不是因莼鲈之思而归故里,竟然是为了吃青菜而回来的。虽然不是惟一的原因,但也可见苏州人对新鲜食物是嗜之如命的。头刀(或二刀)韭菜、青蚕豆、鲜笋、菜花甲鱼、太湖莼菜、马兰头……四时八节都有时菜,如果有哪种时菜没有吃上,那老太太或老先生便要叹息,好像今年的日子过得有点不舒畅,总是缺了点什么东西。

吃也是一种艺术,艺术的风格有两大类。一种是华,一种是朴;华近乎雕琢,朴近乎自然,华朴相错是为妙品。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是华久则思朴,朴久则思华,两种风格流轮交替,互补互济,以求得某种平衡。近华还是近仆,则因时因地因人而异。

如果我们把烹饪当作一门艺术的话,就必须了解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源泉,有特色的艺术都离不开这个基地,何况苏州的民间食品是那么的丰富多采,新鲜精细,许多家庭的掌勺人都有那么几手。当然,把家常菜搬进大饭店又存在着价格问题,麻酱油香干拌马兰头,好菜,可那原料的采购、加工、切洗都很费事,却又不能把一盘拌马兰头卖它二十块钱。如果你向主持家政的苏州老太太献上这盘菜,她还会生气:“什嘛,你叫我到松鹤楼来吃马兰头!”

心得体会

苏州菜艺是苏州文化和苏州人性格的集中体现。每一种饮食文化,都是一张精美而生动的“名片”,那上面既记录着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风俗习惯,也记录着人们的智慧、性格和人生态度。苏州菜闻名于它精细、新鲜等特点,而这些特点终究是由苏州的自然环境和人(天、地、人)来决定的。

苏州人热爱生活,珍惜人生,他们用心灵和智慧把菜做得玲珑精致、华朴相错。但是,他们的菜精细,那是像家常菜一样,主要讲究的还是简朴中的精细,是原料经济而制作精致。这与苏州人的华、实之间拿捏得当的人生态度,是分不开的。正如作者所说,苏州菜反对“矫揉造作”,反对“热衷于原料的高贵和形式主义”。威尼斯的市长到了,得月楼的经理端上来的却是家常菜。苏州名菜“松鼠鳜鱼”,一般百姓吃不起,却可以把它改成雪里蕻烧鳜鱼汤,再加一点冬笋片和火腿片。可见,苏州人的确在烹饪上具有非同寻常的爱心和智慧。

苏州的美食不但制作精美,又富有文化特性,而且能够从日常生活中,升华出高雅的艺术感来,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一样,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苏州的美食,更确切的是用来形容苏州刺绣特质的“精、细、雅、洁”四个字。苏州人对“吃”的记忆。关乎风物,关乎四季,关乎文明,关乎传承。对苏州人来说,美食不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更是联络感情和陶冶自我的方式,带着孩子一起体验节气美食,也是为了把苏州的生活方式延续下去。苏州的饮食文化里,不仅有味道,还有生活的智慧。

 

尊龙下载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尊龙下载 - 搜狗买球指南